世界上有许多民族喜爱读书,人们常提到的有冰岛人、芬兰人、俄罗斯人、英国人、美国人等。但比较之下,人们发现犹太人更喜爱读书,而且更善于读书。
犹太人喜爱读书,有其历史和社会因素,其中,独特的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在历史上犹太人不断受到迫害,财产被掠夺,房屋被烧毁,人民遭驱逐,从而迫使他们把寻求知识、增长智慧当成一种防御手段。这种一心追寻求知识,并以不同方式运用知识来谋生的特点世代相传,成为犹太民族的一个特点。
犹太人的求知欲,是从小接受家庭教育养成的。当小孩子稍懂事时,母亲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叫孩子去吻,让孩子在心灵上知道书本是甜蜜的。当孩子稍大一点,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房子被烧,财产全部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去逃命?如果孩子回答是金钱或钻石,母亲会进一步启发地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但却更宝贵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会告诉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金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曾有许多人探索为什么犹太人在智力方面占有优势,他们发现,在犹太人家庭学问受到高度的重视,而非犹太人家庭在这方面则显得相形见绌。就是这一因素,构成了其他许多方面差异的基础。同时人们也注意到,尽管犹太妇女文化教育素质很高,但就业率却低于其他民族,原因是她们要留在家里照看孩子,确保孩子的学习质量,这一“远见卓识”,非其他民族所能比。
犹太人爱书有悠久的传统,不论大人孩子都爱读书,人均占有的图书量、每年读书的时间和数量,都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居世界之最。在犹太人家庭中,可以没有高档家具,但不能没有书橱书架。犹太人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习俗,就是书橱一定要放在床头,而不能放在床尾。他们视书为高洁之物,若放错了位置,会被认为对书不敬而受到指责。人们日常也十分珍惜书,孩子的生日礼品总免不了有书,新婚彩礼也总会有书。犹太人从来不焚烧书本,即使是攻击犹太人的书,可以不看,但不许毁坏。而且,书损坏了一定要修补。
据传古时候犹太人死后,要把他生前最喜爱的书放进陵墓。这种作法象征,生命有结束的时候,但求知却永无止境。
犹太人不仅喜爱读书,渴望知识,而且更重视才能。即不是为读书而读书,读书只是一种手段,学了能用才是目的。所以他们认为,一般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而要有创新就必须思考。学习是寻找智慧的大门,学的越多,知识越多,也就越能提出质疑,所以思考和提问会使人进步,发问和答案一样重要。他们把仅有知识而没有才能的人比喻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徒有其名。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犹太人教育孩子时特别注重与孩子的思想交流,孩子既受大人的教诲和指导,也可以同大人谈话并讨论,甚至可以争论不休。孩子们越会思考,提的问题就越多,争论的水平也就越高,这才反映出是把所学的知识真正学到手了。人们发现,犹太人所具有的出色口才和高智力水平,正是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犹太人重视知识,所以十分尊敬有知识的学者和传授知识的教师,有的民族看重权贵、王侯、富豪,并把他们的地位放在学者和教师之上,犹太人却更看重学者和教师,认为他们比国王更伟大。在犹太人家庭中会有这种情况:家庭中产生了议员、部长、将军,并不被看重,而如果产生了一名或几名博士、教授,才更为荣耀。正因为这样,犹太人中产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领域中的代表人物及各种高级专业人才的数量均远远超过其他民族。而人才济济,正表现了犹太民族的兴旺发达。
在犹太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教师比父亲重要。有人作过这样测试,让孩子回答这样的问题:假如父亲和教师双双遇险,而只能救出其中一人时,你会救谁?孩子一定会回答救教师,因为在犹太人社会里传授知识的教师更重要。犹太人有一句格言也反映了这种观念:“为使女儿嫁给学者,即使变卖一切家当也值得;为娶学者的女儿为妻,纵然付出所有的财产也在所不惜。”由此可见,知识分子在人民心目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重视知识,走科教兴国之路,就是犹太人成功的秘诀。